叢林文化做的视觉形象我散漫地做了很久,现在他们的小站上用的是这个logo的基本结构形态。

最开始感兴趣这个项目是因为叢林的文老师说想要一个“模模糊糊”的那种形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措辞。因为通常客户会用“视觉感受强烈”或是“夺人眼球”这样的措辞来向设计师提出设计logo的要求。因此我觉得他说的这个要求特别新鲜。几乎是反其道而行之了。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跟影像相关的,可能像是一些影像交织的东西。既然叢林是一个关于影像的团体,那么它的logo能不能反过来思考呢?没有标准色,没有线条造型。Logo能不能单纯只是一些影像之间的比例关系。

最开始决定的是logo的的比例和构造框架:一个在16:9 (电影比例)的矩形中切割出来的影像。这个logo只是规定了一个基本比例的准则。可以使用任意影像比如某场电影的片段作为logo。


fig 1. 叢林文化logo

在这个影像的范式背后我做了一系列研究。开始为了看影像怎么在整个结构里面运动,还做了个3D的模型。


fig 2. 叢林文化logo研究模型


fig 3. 叢林文化logo研究模型

做这个3D模型之前其实就想像过这个影像的实际物理结构是一个碎裂的镜面反射过来的东西。实际做出来之后,发现里面还有反射的反射,比设想的要复杂很多,辨识度比之前更低了。我还是想维持一定的辨识度。所以就退后一步继续在平面里面找形式。

这个logo的最终完成品是两个文件夹:


fig 4. 叢林文化logo最终成品

其中一个是给静态图片的文件夹,替换这个文件夹里面的图片,就可以生成一张新的logo,也就是说,在任何静态的媒体上,这个logo也就是一个反射镜子一样的东西,永远反射它的背景。这是两个例子:


fig 5. 原图片一


fig 6. 使用原图片一程序生成的logo


fig 7. 原图片二


fig 8. 使用原图片二程序生成的logo

而给动态影像的文件夹,则是替换任何的影像进去,生成出的是不同的动态影像。这是一些例子:(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fig 9. 使用手机拍摄影像程序生成的logo,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fig 10. 使用手机拍摄影像程序生成的logo,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fig 11. 使用手机拍摄影像程序生成的logo,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这个logo提供的完全只是一个运动影像的模式和规律,而不是最终的视觉体验。

李维伊
2012-01-13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